2006年,刚接触海绵就挑战难度,密度8~9kg/m3,高2.1米,直径2米。当时手边只有广谱的“580”硅油,按大师傅的指点“要多放”。于是狠狠心下去7.0%,水7.0%,MC 45% ,泡是站住了,可老是“黄芯”。甚至添加“抗氧剂”都不管用。
求援弄来专发“低密度”泡的“5933”、“8110”,还行,“黄芯”大有改观,只是心里直犯嘀咕,为什么换个硅油变化那么大?按当时我的专业文明层次理解:硅油是管“支撑”用的。发海绵只有最后有“放气”就说明是开孔了………..
有幸在羊肠小道上一路走下去,直至前些日子与业内兄弟们探讨后才有点明白:同病不同药,同源不同理。
作为广谱用的“580”,它是标准的“万金油”,高、中、低密度段落的海绵它都可插上一杠子,起作用的原理就是教科书上所讲的“降低界面张力”什么的,(由于大道理讲不好,这里就不细说了,只说乡俗哩语)。但它“穿孔”能力较强,即:海绵每个独立单元的泡囊侧壁会有透风小洞,海绵成型后,内部的CO2与MC气体会不费事地窜出来。 同样,环境大气中的O2也会从这些小洞眼中一路溜达到海绵内部去。海绵芯部的温度高,O2来了,没别的可干,那就只能高温氧化了,这时,残存在海绵内部尚未逃逸走的MC,对高温氧化变黄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比“580”而言,“8110”、“5933”之前类的专发轻泡的硅油大家都认为其“支撑力”好,其实这里的“支撑力”是指:
① 开孔性稍逊于“580”。②泡囊壁略厚实些。③ 更显高效些(是指用量无须像“580”那么大)。但它们显然不是硬泡硅油那样的彻底闭孔。否则海绵会缩成一团糟。
对于海绵用硅油来说,考虑它们的选用标准是 ① 泡孔孔径大小均匀;②用量不宜过大;③泡孔壁有足够的开孔倾向与厚薄支撑力;④ 受MC、阻燃剂固态添加粉等有隐患的组份影响小。
处处留心皆学问。就算长不了学问,知道点常识也好。
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