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自相矛盾,甚至有些语无伦次的描述往往给人带来误解。这就是我对聚氨酯发泡的理解(希望有机会沟通,讨论)。
北京市既有建筑保温节能改造使用PIR板材已两年有余,近日听相关人士说,很多工程出现收缩现象(外墙呈波浪状,委托朋友照相留档)。
昨日,有网友电,问起B1板材配方问题,在确定我能做下,老毛病又范了,啰了啰嗦的跟人家讲制品质量控制并非原料这一环节(估计给人家的印象是这人的技术不怎么样,还没做就找这么多的理由。)
说到B1级软面板,从2000年起经历了成功(配方),失败(工业生产),成功(品质控制,需要原料,设备,工艺匹配,操作及质量控制人员的配合)。
单就配方而言,我培训过的相关技术人员(之前是做喷涂工程的,聚氨酯专业知识几乎为零),取得了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型式检验(安全性能)制品燃烧性能符合B-s1,d0,t2报告及燃烧性能等级标识授权使用证书。然而我依旧认为这还不够,这只能证明你满足了某项标准,制品的综合性能如何,还需严格的生产控制去保证,制造流程并不完美,会不断地出现问题,这时就需要员工根据标准确认问题,并将其解决。这也是员工学习的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员工的能力将得到更大的提高。
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