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E包胶定义
TPE包胶,顾名思义,就是将TPE软胶材料包胶到其他材料上。
?一般采用的加工方法有双色注塑机一次成型,或者用一般的注塑机,采用包胶模具,分二次注塑成型。
?TPE包胶成型的制品,一般是些手柄,手把类产品。因为TPE软胶材料的特殊的舒适触感,TPE材料的引入,提升了制品的握持性及触摸手感。
1. 非极性基材的TPE-S, TPV:
(1)包非极性或者弱极性的硬塑材质自然不在话下,不再赘述;
(2)难点是包极性材料、耐高温塑料都极难;
(3)硬度范围极宽, 不是TPU, TPEE,TPE-A乃至其它大多数TPE基材可比拟的;
(4)手感良好,不发粘、不打滑, 所以人民群众很喜欢;
所以 TPE-S/ TPV与极性硬塑材料包胶,调整配方的重点在于: (1)TPE-S, 提高耐温性能,多用SEBS少用SBS(耐温差);
(2)TPE-S, 基材用高极性的基材(这个,供应商如Kraton,Kuraray都有各自独门秘籍),或者用MAH接枝型的基材,用极性基材如TPU+增溶剂进行共混而改变极性的方法,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否则包胶未必好,但却容易发生添加的极性基材及增溶剂出现迁移或析出现象!
(3)TPV与极性硬塑材料包胶, TPV其实是动态交联的EPDM橡胶微细粒子分布在PP基体中,在TPV包覆硬塑材质实现熔融混合过程中,已经交联的EPDM橡胶微细粒子无法与极性硬塑材料发生穿透、渗透等行为,所以配方设计的要点在于尽可能增加PP基体相的极性(比如用MAH接枝PP例如Chemtura公司Polybond系列接枝PP), 而且要尽可能提高配方中接枝改性PP的含量, 并降低配方中填料、增塑剂(如石蜡油)含量。简单来说,就是配方中树脂要多,树脂中分散相的接枝改性PP要多!
2.中等极性基材的TPEE, ETPV
(1)TPEE是聚酯弹性体,ETPV是ACM(AEM)/TPEE通过动态硫化技术生产的橡/塑共混型弹性体(技术类似于EPDM/PP基材的TPV);
(2)由于TPEE主要基材或ETPV的连续相,都是TPEE聚酯弹性体,包极性相近、同样带聚酯官能团的PC, PBT, PET, 自然难度不大;
(3)包尼龙6、尼龙66,极性还是有一定差异, 导致相容性不理想, 除非对基材进行极性改进;
(4)TPEE, ETPV的耐温很好,注塑时允许很高的熔体温度,以便高温熔体在硬塑表面熔融出一个超薄层进而实现接合.
问题和不足在于:
(1)TPEE的硬度由于化学结构原因都很高,至少从Shore A 90 /Shore D 35起跳,对应追求柔软手感的包胶应用,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2)ETPV其实是用动态硫化工艺将ACM(AEM)类橡胶粒子分散到TPEE连续相基材中,以达到降低硬度目的,并保持原有TPEE的耐高温、耐疲劳、耐化学等一系列优势,硬度也只能可以实现最低Shore A 60,无法和TPE-S, TPV的低硬度、超柔软相比;
(3)最关键一点,TPEE或ETPV材料都单价不菲!!!
3.强极性基材的TPE-U(TPU),TPE-A(尼龙弹性体), PEBA(长碳链共聚尼龙弹性体)
(1)毫无疑问,这些强极性的TPE与强极性硬塑如PA6, PA66极性很相近,利于包胶中的互溶;
(2)这几种TPE的短时耐温都很高,便于注塑中使用高的熔体温度,射出到强极性尼龙硬塑的表面形成熔融薄层,进而两种材料通过分子链段间的穿透、渗透形成接合(cohesion)级包胶效果;
问题和不足在于:
(1)TPU的硬度从Shore A 50左右开始不容易实现柔软手感,且因为是极性材质手感发粘;
(2)TPU的熔体粘度对温度很敏感,敏感温度区间在180C~200C左右,高于这个温度区间,TPU熔体会流动性突然太高,导致注塑到硬塑表面后出现飞边现象;
(3)TPE-A和PEBA理论上说与强极性PA6, PA66的互溶性是非常理想的,且注塑中耐温也足够高,但硬度都普遍偏高从Shore A90开始起步,另外材料单价不菲也是一个制约因素.
上述种种,导致以TPE-S/TPV实现理想包胶中的接合效果,成为最有柔软且干涩手感、经济最节约方向,所以也就是为什么TPE-S/TPV包胶尼龙那么难,但TPE厂商一直都坚持不懈去努力开发这种技术的背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