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聚义厅 | 博客 | 技术服务 | 资讯 | 聚友会 | 培训班
一生有你——樊双贵空间
个人主页:http://www.pujyt.com/homes/index.asp?id=16258  >>  复制推广
首 页 PU说说 PU博文 PU聚义厅 PU相册 留言板 个人资料 装扮空间 | 发表博文 | 提问/发贴 | 上传图片
个人资料 更多>>
最新博文 更多>>
最近来访
聚氨酯发泡趣谈   (2017-11-2 9:16:54)  发表博文

  在发泡行业中呆久了,与同行交流多了,不论是在平泡或模塑领域会遇到发泡师们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方法让我们有时认同有时又无所适从。立足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方程式上去认识会发现这些说法是重视整体反应当中的局部的一种变化产生的效果。例如有的强调催化剂与异氰酸酯配方给量变化所产生的效果,有的看重机器参数变化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在发泡群里讨论软泡平泡表面有冲孔和小开裂时,很多发泡师傅给出不同的调整方法,也能看出这些方法是发泡师们在实践中的总结,归纳下来不外乎四个答案 : 胺加锡减,胺减锡加,胺加锡加,胺减锡减。也就是说这四个调整方法都有效又都无效,说了等于没说。事实上聚氨酯高分子化学反应你从组份变化上看很多规律包括泡沫的硬度弹性拉力等就是这个样子的,所以配方讲究的是平衡 : 一个组份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个反应要形成有机的整体。这种维持配方平衡的能力与发泡时感觉是否平衡的能力非常重要,是发泡师傅达到一定发泡水平的必要保证,是发泡师傅对反应原理与原料物性良好结合的具体体现。

  在交流中发现有的发泡师傅纠结异氰酸酯给量,这现象在普通聚醚与TDI-80体系操作中比较明显 : 百份聚醚中TDI在加或减1~2份时配方会怎么变化啊?会不会出问题啊?这属于配方微调的范围,这是对整体变化规律缺乏认识的体现。事实上多数情况下百份聚醚中TDI加减1~2份对配方影响远没水加减0.1~0.2份变化来的大,前者大多数情况下调整锡催化剂就能使配方重新平衡,后者要动几个组份才能使配方平衡。如果我们认为TDI不重要那更是错了,TDI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它对各反应的即时分配,不仅是TDI总量上的分配,更是四个活性基团的分配。认识了以上,也就不会为水微调使TDI指数变化对反应对产品物性的影响而纠结。

  市场竞争激烈,泡沫低密高硬度成为一种趋势。有些变化在理论上几乎行不通的却被广泛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例如超低密度加大比例的聚合物聚醚,泡沫密度走得非常低,原料跨领域应用等等,这正是聚氨酯化学反应的魅力所在,各反应的相互抑制促进与反应的多项性可逆性付与其丰富的变化。

  发泡不同于其它技术,其它技术在开始接触二年内会稳步上升,让人觉得天天都能学到东西在进步。发泡头两年可以说一点没头绪,在发死配方,靠自己去琢磨,时间久了,自己都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突破了并且获得长足的进步。发泡不是你懂得越多越好。深入理解应用,精确把握,久久就能明显感觉到配方天气机器变化时对反应对物性的影响,发泡久了就容易体会到 : 不能多也不能少,贵的不一定是好的,走一步看三步,不过份关注反应强烈的变化也不忽视反应微弱的变化,这不正是中庸之道嘛。

分类:软泡应用 评论: 浏览:
关键词:异氰酸酯  聚醚   
相关博文 查看所有博文
博文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动态 | 广告合作 | 网站导航 | 帮助中心 | 聚义堂108将 | Top
客服电话:0515-85457789  手机:13921836264  客服邮件:1295106253@qq.com
在线服务 QQ:1295106253  地址:江苏省东台市三灶大街19号
Copyright@2005-2014 138p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4051972号
  
 PU空间登录
请输入您的用户名和密码
用 户 名:
密  码:
请在输入框内,输入右边的数字
验 证 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