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聊这个话题是海绵发泡的小料加温太重要了,可严重影响海绵发泡的稳定性和物性。但恰恰是有些操作者从常人思维出发抹杀了小料加温的重要性。先来看下三十年来我在这方面的亲身经历,都在印证小料加温的重要性。 实例1,某年我在广东某厂发泡,那海绵厂条件很好,好到什么程度呢,那厂的胺锡硅水色浆等所有小料组份罐都和大料一样是夹层罐,用调温水给小料升温或降温,记得那年5月份,我们连发卷四条卷绵,前两条很正常,当发到18密度超软泡时泡破得一塌糊涂,停机检查,发现胺组份调温水阀坏了,冰水关不死,胺当时的温度是9摄氏度。 实例2,某年我在广东某厂发泡,内衣绵,在阳历12月初内衣绵出现痘孔,当时采取了很多方法:原料头天进、提高大料温度、把喷头网布包得更合理、摆发时摆头摇摆得更轻盈,清理机头混合室、减少发泡时空气注入量等措施采用了都解决不了内衣绵豆孔问题,后来本着解决问题首先要消除不合理现象原则把小料组份加温后泡内痘孔消失。这让我见识到了小料温度的重要性,从那以后那厂冬天所有品种发泡我小料全部加温。 实例3,某年我在安徽某厂发泡,发现他们厂小料不加温,他们在硅油和锡组份里对入甲烷,我问为什么这样做,老板回答硅油和锡冬天粘度大影响流量。我从员工处了解这厂春夏秋季发泡正常,一到冬天,泡经常破,而且泡的拉力差,差到什么程度呢?家私绵D25不阻燃的泡6米×2米×0.05米产品卷起来捆好,如果倒在地上那海绵会出现十公分以上裂口,甚至整个断开。后来我把小料中甲烷去掉并且小料加温后泡正常。 实例4,某年我在江苏某厂发泡,发现他们冬天发泡把硅油和锡组份加温,对胺和水组份不加温,一问老板答冬天硅锡不加温粘度大影响流量,胺水冬天粘度没变不影响流量不用加温(合着加温就是为了流量稳定)。我又问为什么小料不全加温?老板答小料组份量很少,在机头处与大料混合瞬间温度就上来了,所以加温没用(听着是不是非常非常有道理,那么我们后面就从非常非常专业的层面去否定这个歪理)。这个厂出现了什么问题呢?在阳历11月底时客户反应18密度以下包括18密度的海绵拉力变差了,现象就是员工把4.5米×2米×0.05米的海绵抬上加工机台时手指扣破了海绵,以前的海绵没这现象。我把小料全部加温后上述现象消失。 以上是我从遇到的众多现象中选取四例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可以看出小料温度确实对发泡反应对海绵物性有很大影响。实践是检验道理的标准。我们来分析下「小料组份量很少,在机头处与大料混合瞬间温度就上来了,所以加温没用」这个道理错在哪里。之所以产生以上错觉,是我们没有从分子层面去认识它们。我们知道1摩尔的分子个数是6.02×10的23次方(阿伏伽德罗常数),1摩尔海绵原料有多重呢?普通泡PPG重3000克,TDI重174克,也就是说标准配方中(PPG+POP=100千克的配方)各种原料所含有几十摩尔到几百摩尔。我们就以1摩尔原料来体会,6.02×10的23次方是个什么概念呢?换算下来比头发丝还小的边长为0.1毫米立方体溶液中含有1亿亿(10000000000000000)个分子,这种级别这种维度的分子密度分布岂是液液之间热传递速度所能比拟的,造成的现象就是反应原料接触即发生反应,这时大料料温影响到小料的作用甚至还没发生。还有个残酷的现实等着我们,化学反应的模式是接触即终止,即单体分子在接触反应物质一瞬间即完成它的使命,单体分子所拥有的动能(温度)在与反应物质接触后瞬间完成反应即失去了意义,那时对方的温度还来不及发生热传递,无数这些接触即终止反应的点构成了连续反应的现象。 化学反应是质量维度(千克)和分子层面(摩尔 10的23次方)的综合体,穷其一生也难窥视全貌。
本篇为聚义堂108将樊双贵原创,转载必须与聚义堂取得联系,并标明文章出处!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