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wù)浇視浴H鸬浠始铱茖W院宣布,將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德國化學家本杰明·利斯特(Benjamin List)和美國化學家大衛(wèi)·邁克米倫(David W.C. MacMillan),以表彰其在不對稱有機催化方面作出的貢獻。
2021年的諾貝爾獎單項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36萬元人民幣)。
獲獎人信息:
本杰明·利斯特,德國科學家,1997年獲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目前任職于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煤研究所。
大衛(wèi)·邁克米倫,美國科學家,1996年獲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博士學位,現(xiàn)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
近五年諾貝爾化學獎結(jié)果:
2020年——法國和美國科學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Jennifer A. Doudna獲獎,獲獎理由是“開發(fā)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
2019年——美國和日本3位科學家 John B Goodenough、M. Stanley Whittlingham、Akira Yoshino獲獎,獲獎理由是“在鋰離子電池的發(fā)展方面作出的貢獻”。
2018年——美國科學家Frances H. Arnoid獲獎,獲獎理由是“研究酶的定向進化”;另外兩位獲獎?wù)呤敲绹腉eorge P. Smith和英國的Sir Gregory P. Winter,獲獎理由是“研究縮氨酸和抗體的噬菌體展示技術(shù)”。
2017年——瑞士、美國和英國3位科學家Jacques Dubochet、Joachim Frank和Richard Henderson獲獎,獲獎理由是“研發(fā)出冷凍電鏡,用于溶液中生物分子結(jié)構(gòu)的高分辨率測定”。
2016年——法國、美國、荷蘭3位科學家Jean-Pierre Sauvage、J. Fraser Stoddart和Bernard L. Feringa獲獎,獲獎理由是“分子機器的設(shè)計與合成”。
2015年——瑞典、美國、土耳其3位科學家Tomas Lindahl、Paul Modrich和Aziz Sancar獲獎,獲獎理由是“DNA修復(fù)的機制研究”。